座机:0731-82194452

手机:15173131150

网站首页 - 产品中心 - 精准医学研究 > 电融合仪 > ECFG21 高效细胞电融合仪
和茂仪器
产品中心

ECFG21 高效细胞电融合仪

  • 产品简介: 通过独特的交流电波使细胞以较快速度的双向电泳排列到一起,然后在微秒级时间内转换成直流方波使细胞融合,融合后又一个短暂的交流脉冲稳定杂合细胞的融合状态,从而大大提高了细胞融合的效率。
    主要特点:

    1. 高融合效率
    2. 高细胞存活率
    3. 交流电压恒定,超短交流/直流切换时间
    4. 新型电融合程序实现电压衰减、极性交替脉冲(+/-)设计,融合参数可见可调
    5. 特别适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、动物克隆等领域

    新型的三步法电融合程序

    在常规的电融合程序基础上,配合独有的电压衰减、极性交替脉冲(+/-)设计,更长的融合后修复时间,可在获得高融合效率的同时,提高细胞存活率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• 第一步:交流排列模式

    恒定的交流电波

    使细胞以较快速度的双向电泳排列到一起

    • 第二步:直流融合模式

    超短时间内交流/直流切换、电压衰减设计、可产生正向脉冲(+) 或极性交替脉冲(+/-) 。

    使细胞发生融合,且对细胞的损伤小,实验证明极性交替的脉冲可比仅有正向脉冲提高融合率。

    • 第三步:交流修复模式

    更长融合后修复时间,可选带电压衰减的正弦波

    稳定杂合细胞的融合状态,促进细胞损伤修复,提高存活率。

     

    应用领域:

    细胞转染领域

    • 直流方波电穿孔模式,可实现细胞转染
    • 配用合适的配件和电极,可进行细胞悬浮转染、原位贴壁细胞转染、活体及离体组织转染

     

    细胞融合领域

    • 脾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,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
    • ES/EG细胞与胸腺细胞融合,用于多能性干细胞的重编程
    • 人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,用于癌症免疫疗法
    • 正常胰腺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,用于制备永生化的胰岛素分泌细胞
    • 植物原生质体融合
    • 霉菌、酵母融合

     

    动物克隆领域

    • 体细胞与卵细胞融合
    • 胚胎细胞与卵细胞融合
    • 核移植、体细胞核移植
    • 2-细胞胚卵裂球电融合,制作四倍体胚胎(融合胚)
    • 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电激活
    • 适用物种广,鼠、猪、牛、猫、狗、狼等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技术参数:

     

     

    部分参考文献

     

    (LF101、LF201系列)

    • Yin XJ, et al.
      Generation of cloned transgenic cats expressing red fluorescence protein.
      Biology of Reproduction.
      2008 Mar;78(3):425-31.
    • Egli D, et al.
      Developmental reprogramming after chromosome transfer into mitotic mouse zygotes.
      Nature.2007 Jun 7;447(7145):679-85.
    • Song K and Lee E.
      Modification of maturation condition improves oocyte maturation and in vitro development of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pig embryos.
      Journal of veterinary science.
      2007 Mar;8(1):81-7.
    • Sato A, et al.
      Gene therapy for progeny of mito-mice carrying pathogenic mtDNA by nuclear transplantation.
      ProcNatlAcadSci U S A.
      2005 Nov 15;102(46):16765-70.
    • Hochedlinger K, et al.
      Reprogramming of a melanoma genome by nuclear transplantation.
      Genes & Development.
      2004 Aug 1;18(15):1875-85. 
版权所有:长沙和茂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湘ICP备18020596号-1 GoogleSiteMap 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管理登陆